6月,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之际,南京明孝陵博物馆以“保护传承非遗 赓续历史文脉 谱写时代华章”为主题举办主题活动。海外教育学院7名来自印度尼西亚、摩洛哥、阿富汗及意大利的留学生参与其中,以一场跨越国界的文化对话,让非遗之美在青春互动中焕发新彩。
活动现场,非遗创新集市成为最“圈粉”的文化窗口。我校留学生身着典雅汉服,化身“非遗推荐官”,将亲手制作的扎染方巾、绒花胸针、剪纸书签等文创作品整齐陈列,向游客讲述作品背后的故事。传统技艺与现代表达的碰撞,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围观。不少人拿起作品细细端详。很多外国游客用手机记录下制作过程,直言“没想到中国非遗能这么‘潮’!”
在非遗传承人培养计划启动环节,我校留学生与南京传媒学院国际传播学院的师生和非遗手艺人共同交流,从技艺传承聊到文化传播,不同文化背景的青年在思想碰撞中深化了对“守正创新”的理解。
此次活动中,我校留学生不仅是“体验者”,更成为“传播者”。通过亲手触摸非遗的温度、亲口讲述文化的脉络,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从“书本里的知识”转化为“手中的温度”。留学生们纷纷表示,未来愿成为“民间文化大使”,用自身经历向世界讲好中国非遗故事。
(图片来自:活动承办方)
(撰稿:吴小海;编辑:宋贞臻;审核:汤美玲)